|
厦门,我国东南沿海城市群中一颗闪亮的明珠,不仅因为其海岛风光秀美的高颜值,还源于文明蔚然成风的高素质。在最近公布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中,厦门再次上榜,连续六届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。记者在厦门街头巷尾走访,直观地感受这个城市的文明风尚。
在厦门白鹭洲公园生态停车场入口,立着一块“接送学生专用蓄车区”的标志牌。停车场内,一些市民停好车后,并没有离开,而是坐在车上等待。他们都是附近厦门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学生的家长。
接送孩子引发的“大塞车”是不少城市面临的治理难题,每到临近学生放学时,学校附近的道路就会被车辆堵得水泄不通。
今年新学期开始后,厦门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开车接孩子的家长被引导至蓄车区等候。随后,有定位功能的智能电子手环在孩子出校门后会自动发送信息给家长,家长再开车到学校附近的临时停车点接上孩子并迅速离开。
“这样的设置不耽误接孩子,也不会堵塞交通。”家长陈女士对这项创新举措赞不绝口。目前,该蓄车区共有停车位117个,报名使用蓄车区的家长超过200名。
厦门一直通过精细化城市治理提升文明程度。今年8月,“厦门网红斑马线”的话题在网络社交平台蹿红。在一些十字路口,原本单一的过街斑马线被分成“行人通行区”和“非机动车通行区”,人车分流的设计在提升通行效率的同时,为市民安全出行增添一层保障。
在一系列创新举措下,2019年厦门市机动车斑马线礼让率达86.24%,公交车斑马线礼让率达99%,交通文明蔚然成风。
“现在我们工作之余有热饭热菜吃,也有可以遮风挡雨、停顿休息的地方了。”说起工作中的暖心变化,厦门筼筜环卫所环卫工人谭小青感触颇深。
现在的厦门,286个“爱心驿站”遍布街头,为包括环卫工人、外卖小哥、电力工人在内的城市工人群体提供休憩服务。在厦门的大街小巷,用以帮助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稳定就业的“爱心屋”,也成为城市一道风景线。
“爱心厦门”,不让任何人在时代进步的大潮中掉队。截至目前,厦门市共有7719名党员干部、3905个党支部与困难群众开展一对一帮扶。
全民参与、共建共享,通过文明建设提升市民的获得感,是厦门连续六届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法宝。自2019年3月起,一场由厦门市主要领导带头参与的“净走”活动在干部群众中流行开来。每个周末,不同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会组织干部群众在厦门城区内健步走,“净走”所到之处,不文明现象会被劝阻、地面垃圾会被参与者主动拾起。
活动发起至今,厦门各区、各部门累计开展各种形式的“净走”活动逾1.2万场次,超过130万市民参与其中。
|
|